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

健康飲食原則----迷思篇(1)

經年航海的船員們都知道一個傳說,如果看見老鼠跳船了,那表示有致命性的船難即將發生。 在人類當中,或許也有一些感覺較為敏銳的“先知”,對於多數人眼前還看不見的生存危機,提出了警示。

近幾年,接連不斷的天災地變、環保公害、疾病趨勢,使人們開始重視遠在40年前就被少數“先知”提出的倡議,有機養生風也於焉興起。然而,這裡面有多少說法,值得深入細究?又有多少“健康食品”是基於商業利益,被過度炒作?在恐懼心理下如何過濾這些龐大的“養生資訊”才不至於惶惶度日?在未來各分門別類的探討之前,我想要先分享我的飲食原則,跟對某些迷思的分解。

1.天然的上好?
【背景】1939年,瑞士的保羅.穆勒發現DDT這種化合物,具有強效的殺蟲效果,一時之間,DDT成了劃時代的殺害病媒昆蟲的“超人”,從二次大戰的戰場直接噴灑在士兵身上作為除蚤劑,後來更被廣泛地使用在農業、園藝用途上,成了萬靈丹(小時候我家小狗受傷,我媽都會直接在牠的傷口上噴一些“噴效”,消毒兼除蟲。)保羅.穆勒因此獲頒諾貝爾獎。然而,當人們發現這種劃時代的化學物質,不但會差死害蟲、雜草,也會殺死鳥類、魚類,最後堆積在人類體內,無法被分解代謝,並造成肝臟和腎臟的損傷,形成永遠無法修復的慢性中毒。終於,美國下令禁用DDT,取而代之的,是比DDT毒性強上5-40倍(溶液形式)的地特靈、茵特靈等新的威力藥劑成為一九五○年代後期成為明星產品。
以上的觀點在瑞秋.卡森所著的﹝寂靜的春天﹞裡(寫于1958)被提出來了,她沒有得到諾貝爾獎,後半輩子都被化工企業集團斥為精神耗弱、歇斯底里的瘋女人。1976年義大利一家農藥工廠爆炸,發生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戴奧辛污染事件,數以萬計的牲畜因而死亡。人們開始問:戴奧辛是什麼?它存在哪裡?我們才恍然大悟,化學污染原來已經進入每一個人自認最安全的家裡。累積在水、空氣、土壤、食物裡的化學毒素或環境荷爾蒙,將終其一生伴隨著我們與下一代的下一代。十幾年前一支標榜純椰子油製程的清潔劑,讓“天然的,上好”這句廣告詞家喻戶曉。至於什麼樣才叫“天然的”?想像空間越來越大,也越來越模糊。
【我的簡則】越原始,越少經過人工再製程序的食物,越接近天然。因此:所有標榜“天然萃取”、“純天然提煉”的食品或製品,一概敬謝不敏,不管它是有機還是無機。
【迷思破譯】廠商用許多高科技術語的包裝試圖說服你,“奈米”分子化、“精華濃縮”、能讓你“加速吸收”,“滲透”進細胞裡。殊不知,天地造物,已將所需的完美注入每一種生命型態。同一株植物裡,便含有互相制衡、補充的完美機制,你把它破壞後再自行“萃取”出來,他還是天然嗎?人類身體是否能順利吸收或代謝掉這些“不存在”的食物呢?於是,你為你的身體製造了不必要的負擔。天然的意思就是,不要去扮演造物主,祂創造一個宇宙,在創造之時就把這個宇宙放進一草一木,和你的身體裡,中國養生哲學裡論陰陽,講生剋,究平衡,就是這個道理。

2.喝精力湯最健康?
【背景】在對抗癌症的食療原則中,盛行著精力湯的方案。最廣為媒體推崇的,是其中一種叫做“天然酵素”的概念。酵素是什麼?簡單說,酵素是所有有機物質生命活動的基礎,遺傳學上所稱的DNA必須要靠酵素來啟動,才能展開複製、修復等活動。酵素也是啟動生物體內各種化學活動的鑰匙,科學界也有人稱它為“具有智慧的蛋白質”(或類蛋白質),目前還無法用人工的方式製造出來,其對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推廣天然酵素觀念的人士,根據實驗室裡的觀察宣稱:天然酵素是極脆弱的,會因為溫度、氧化、酸鹼值的改變而改變它的“活性”,對生活在高度環境汙染、高壓、飲食偏頗、老病弱的現代人,是一種需要補充的成分。而標榜用高馬力“擊破細胞壁”的生機精力湯,主張將生蔬食打碎之法,“一次攝取”蔬果、芽菜、堅果、海藻...等“多種”營養成分,做為一種新烹調觀念,強調不經過高溫破壞的營養素與酵素,是適合人體所需的一種健康飲食。
【我的簡則】好好咀嚼最重要,唾液就是最佳的養生酵素,細嚼慢嚥、愉快進食,是保持健康最佳的飲食方式。「給他魚,不如教他釣魚」同理,「給身體營養,不如調理一個能妥善運用營養的身體」
【迷思破譯】當癌症成為全球各地死亡排行榜的前幾名,而西醫仍無有效對策的情況下,人們的恐慌無邊無際地展開來。聽說有什麼專給癌症病患施用的另類療法,無不引頸期盼,細細聆聽。然而,有許多飲食方式其實是針對體能病弱,因化療導致消化道黏膜、代謝系統受損,不再能如常人般消化代謝,為了維持其生命機能的前提之下,退而求其次的選擇。換句話說,對於一個健康(好吧,或說“亞健康”)的人來說,是沒有必要,甚至不適宜的方式。然而抱著“有病治病,沒病強身”的觀念,許多人一窩風地買專病患使用的營養補充劑、濃縮產品,把它當成“正餐”的觀念來食用。
事實上,人體只要能從均衡的飲食中攝取充足的營養素,就能自行合成所有所需的酵素,而這些身體所生成的酵素會視個人身體的狀況,不同系統所需的酸鹼值,轉化成適當的型態及功能。以飲食的第一線衛兵唾液來說:就有抑菌、調整口中酸鹼度(保護牙周與琺瑯質)跟消化酵素的存在。唯有好好地使用牙齒,唾腺的分泌才會順暢,牙齒與消化系統也會得到較好的保護。所以在中國早有“叩齒養生術”,來刺激唾液的分泌,養生學家把此唾液稱為“金津玉液”。那些不需咀嚼的多種成分,沒有經過口腔、唾液的攪拌,真能讓你“一次攝取”嗎?我沒有證據,但強烈懷疑。除非孩子感冒發燒,我很少打果汁給他們喝,因為一整顆剝好的柳橙,讓他們拿在手裡,細細咀嚼,吃盡了美味、營養和未來的健康。不要為自己的偷懶找理由,何況這樣做根本不會比剁碎蔬果、切塊冷凍、清潔保養調理機...,來得麻煩。

~待續~

1 則留言:

  1. 讀妳的文章,常能提醒自己為何總是被動的生活方式...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