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
廚房撇步之老媽如是想
廣告裡的媽媽總是在電話的一端問著:三餐有沒有好好吃?青菜吃了沒?
電話另一端吃著泡麵的兒女只得拿出無比的“耐性”,哄著媽媽說:「我知~我會曉啦,你不要煩惱啦....」當了媽以後便知道,這樣的對話也將出現在我的下半輩子。
孩子總有成為外食族的一天吧(只要他不是個賴家王老五),我樂觀地想像,那將是我可以從伙房退役的那一天,另一方面對於孩子的吃喝,將以另一個方式掛在心頭上。因此,為了從小建立孩子對味覺的品味----分辨什麼是對自己好的食物,什麼是對自己身體跟自然環境負擔較少的食物。我開始更深入鑽研廚房裡的工作。
孩子對食物的要求是很高的,因為那是他們每天的三大活動之一(吃、玩、睡)。有很多媽媽可能不會贊成我的這項說法,因為她們最常煩惱:我的孩子都不好好吃飯。我認為孩子對吃的注重來自以下的優先順序:
1.氣氛2.視覺與嗅覺3.大人的態度。所以我發展了相因應的“策略”。
以麥當勞為例,那個大大的“m”大概是我的老大第一個認識的企業標誌。牙齒還沒長齊就會說:麥當勞。問她去麥當勞的理由卻是:溜滑梯。而且她堅決主張那裡的溜滑梯跟公園的“不一樣”。每天不管走到哪裡都會有一大把美麗的宣傳影片或海報,以鮮豔的色彩,歡樂的家庭,開心的哥哥姐姐告訴我們的孩子,他們的食物最好吃又有趣。但是如果你將那些食物買回家裡,拿掉色彩鮮豔的包裝紙,改變麥香堡的形狀,盛裝在家用的碗碟端上飯桌,我跟你保證(如果你的孩子在三歲以下),你的孩子吃不了兩口,就急著溜下桌去。
所以過去從事廣告業的老媽我,全心針對我家兩個大客戶,設計吸引他們的宣傳。首先,麥當勞偶爾可以去,食物可以不點或點一樣,吃不完就算了。至於快樂兒童餐附贈的玩具,我們可以到夜市彈彈珠來換(如果她每次做了“好事”,就可以得到一個微笑貼紙,五個微笑貼紙可以換等值於50元的禮品,相當於去夜市彈一次彈珠的錢)。
每週她可以點一次菜單,平常有空就可以陪我上市場,讓她親手把選擇的蔬菜瓜果放進菜籃,回家以後可以一起挑菜、洗菜、醃肉、倒調味料。所以我的老大還不到4歲已經可以獨立完成她自己最愛的“涼拌小黃瓜”(她的鉆板和菜刀已經使用得相當好,而且對數學的“分數”已經有很不錯的概念)。對於她能唸出名字的食物,都能高高興興地吃下去,廚房裡的五穀雜糧讓她從玩(觸覺、聽覺、顏色、數目、名稱)到烹煮到吃下肚。現在到餐廳吃飯都會“搭配菜色”了呢,花了好大的工夫,現在問她想吃什麼,她會說麻醬麵而不是麥當勞。(或許她是為了讓我高興,這是另外的問題)
第二項比較好解決,其實孩子的接受度很大,她們會很高興地吃下作成便便形狀的麵包,但是對沒看過的顏色、氣味或口感(例如:茄子)可能剛開始會退卻。我會先放棄(千萬不要硬逼,否則從此這種食物就會跟“壞的”情緒印象連結在一起),然後有技巧地跟她介紹“紫色”或把它跟絲瓜的口感譬喻在一起。如果這樣還是無法接受,記得一個原則:順其自然。我看過一則美國的實驗報導,結論說明孩子會選擇對自己有益的食物,表面看似偏食,但等他的體質調養適當之後,他會本能地調整他的食物攝取。前提是:你提供他的必須是自然、均衡、不過度調味或烹煮的食物。並且不過度暗示、壓抑或鼓勵。這就涉及最難的第三項。
據調查,大人的態度將終其一生地影響孩子對飲食的習慣。
這說起來很宿命,你的飲食習慣從上一代延續而來,你的媽媽還有你媽媽的媽媽...。但畢竟,你的飲食習慣也受到別的影響,如果各國飲食(炸雞、披薩、墨西哥捲餅...)已經進駐夜市,那表示你也可以選擇讓什麼樣的飲食文化,進駐你家的餐桌。所以超越宿命的主要途徑,還是得靠大人主動察覺,盡力分辨吸收“善知識”,然後下定決心改變。我曾經遇過一個媽媽,從她的孩子一歲多起,就每餐以一整瓶汽水犒賞她的孩子,孩子到了兩歲已經一口蛀牙。我問她:難道不知道喝這麼多汽水對身體有壞影響?那個媽媽有氣無力地回答我:「知道啊!但是我自己也很愛喝,有什麼理由阻止他?」老實說,我一時之間瞠目結舌,還真回不了嘴。做父母的明知有錯不改,將錯就錯地繼續禍延下一代,還有什麼資格抱怨這個社會真是越來越糟呢?
在這段時間歷練的廚房心得,我將把它彙整成“廚房小撇步”,內容是目前為止,我蒐集的知識(包含書籍、網路)跟實務經驗所得,健康、方便、美味是我關注的重點,請各位愛吃、懂吃的朋友多多賜教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阿紅
回覆刪除這是個不錯的腳本
但要拍成成五分鐘
這文章讓我想起很多奶粉的廣告
想起那裡的一堆巫婆
有些時候 覺得這一群賣給媽媽們的行銷人員
真是壞榜樣的一群惡婆婆
教你怎樣快速讓你小孩吃下 一堆飼料 完群不需要愛心
但這就是你付出愛心的地方
偉大的媽媽
夭壽喔
to阿鎧:
回覆刪除我真的覺得我媽對我的教養,影響了我很多很多,有的時候感恩,有的時候覺得不自由。
而我現在教養子女的方式,老實說,也有疑惑,不管做為一個導演或是一個母親,總有人對我說,我的細膩和周全是一種要命的缺陷。前人形容父母對待孩子有如對待捂在手心鍾愛的小鳥----“捏緊了怕死,鬆手了怕飛”,很難的。
其實我常由著孩子去那個慣孩子喝汽水的媽媽家玩,我覺得那個媽媽的天性裡好像有一種我所缺乏或遺忘的東西(那個處女座的媽媽),在我的是非對錯之外,應該還有另一些是非對錯,可以彌補我的不足,我盼望我的女兒,比我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