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每一日的生活中,我們尋求一種節律,就像日出而做,日落而息。在那逐日的例行工作裡,逐漸累積起對生活的經驗、感知,甚至是存活的信心。不過,也就在那逐漸增長的信心跟習慣當中,一些感動,一些初衷,也一點一滴的流逝。這個部落格在育兒最初的激動和沉悶之中展開,隨著孩子漸漸成長,跟我們的作息越來越接近也越來越協調,家中的哭鬧聲、嘻笑聲、叫喚聲已如窗外的風聲雨聲一般,不知不覺聲聲入耳,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了。
最近,一個將近15年前的學生,快要迎接第一次當爸爸的生活了,他找到我,說出他對未來這個新身分的期待和擔心。我才猛想到,原來,我已經是個老媽媽了。
老媽媽,不在於年齡,而是一種老化的心態。大女兒今年就要升上小學高年級了,我們可以並肩坐在一起,討論電視新聞上播報的消息,對於穿著打扮,食物口味甚至是她自己的未來有著條理分明的看法;偶爾在假日的早午餐,能吃到她一手包辦的煎蛋、沙拉和海苔壽司飯。二女兒在姊姊的影響下,有著早熟的「批判力」,常對著一家大小振振有詞地「說道理」。我也開始恢復了社交活動,出入劇場和準備新一波的自我進修,希望能找到再出發的新據點。直到,這個「老」學生的出現。
他問了一些問題,關於兩代教育觀念差異、獨子、夫妻之間的問題,我愣住了。原來,這些曾經是問題的東西,我在日復一日的育兒歲月中,早已拋諸腦後。
到底是怎麼活過來的?我重新打開已然結滿蜘蛛絲的部落格。
林林總總的談話當中,我只記得自己最後說出的心得:「把孩子當成一個,你不遠不近的朋友吧。」
這是一個很微妙的距離。但是如果跟我一樣,經歷過一點歲月,回頭想想,那些待在身邊二三十年以上的老朋友,常常是最重要的朋友。
當然,這種不遠不近的關係,或許是經過很長時間才摸索拿捏出來的。在這個過程當中,對彼此熱情急切的忠告,漸漸轉變成一種了解之後的溫柔;以自己為中心的觀點,慢慢接納彼此主客觀條件的不同,而演變成一種認識;說話變得慢一點,少一點;微笑和輕拍變得多一點,沉默久一點。然而無論居住的距離多遙遠,生活模式的差異有多大,在最脆弱的時候或感性的時候,就想聽一聽對方的聲音。
孩子生下來,第一個認識的別人就是父母,在養育跟保護的需求之下,他無可選擇地依附著撫養者,這裡面無可避免地產生了依戀跟模仿。而養育者在逐日的關切和照拂小孩的過程之中,同樣也對孩子產生了感情上的連結和投射,孩子讓我們煩惱讓我們快樂,我們以為這種情感是理所當然的。可是,也因為這個緣故,我們可能自然而然地享受著這份愛跟眷戀,甚至進一步以為擁有孩子的人生規劃、感情模式的操控權。在保護或愛的名義之下,黏貼著孩子的成長,亦步亦趨地「監控」著。
而孩子在依附和模仿的過程當中,以父母作為學習的第一個對象,父母對他的影響是很大的。如果因此,養育者以絕對真理的代言人角色,在孩子成長過程的事件中,一一代為決策或作出斷然的評價。孩子便難以長出自己的個性,發展出自己的特質。而父母也常因此,忘記自己真正是一個怎樣的人。
面對不遠不近的朋友,我們會因為自認不太熟悉對方的生活,而語帶保留;在為對方評估情勢的時候,我們會希望自己能夠周到一點;當對方沮喪或困頓的時候,我們會試圖扮演安慰者的角色;為了深入了解對方所陳述的事情,我們願意多一點聆聽,少一點批評;怕引起對方的反感或不明確的情緒,也不太敢作冒犯式的語言刺激。說話多留一點餘地,留一些思考的空間給對方和自己。也許,這樣的關係會讓希望明確答案的孩子有些困惑,然而當她漸漸成長,像一個世代一個世代的人一樣,經歷抉擇、挫折,經歷愛恨情仇,經歷摸索試驗....。他會意識到,你的沉默和不置可否,是愛的表現。
就這樣,十五、二十年後,孩子跟父母,就結為「不遠不近」,卻又至為重要的「老朋友」了。
我已經是一個老媽媽了,即使看著一起寫下的總總點滴,亦然想不起,當時的心情。可是從那瑣細中升起的煙塵,指向著珍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生命體的初心。
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
訂閱:
文章 (Atom)